皂隸和衙役的區別

皂隸和衙役的區別在于出現時間不一樣。皂隸是在明朝出現,當時規定衙門裏當差的人要身穿皂色,因此得名。衙役是從隋唐開始,到明朝結束,明朝後用皂隸代替衙役。皂隸和衙役都是指舊時官衙中的差役,是替官府衙門跑腿辦事的勤雜人員。

衙役的地位:

衙役的地位低于吏員。吏員盡管沒有品級,但還是官方人員,而衙役根本沒有官方身份,只屬于爲衙門服役性質。這些人負責衙門的站堂、緝捕、拘提、催差、征糧、解押等事務。以清代州縣衙門爲例,胥役分爲四班。各班均有班頭,或稱頭役,統領本班。一名正式衙役,手下往往有三四名白役。通常,小縣有衙役數百人,大縣有上千人甚至數千人。